【中國禮品網訊】近日,南溪區(qū)工商局在開展“紅盾春雷行動”整治虛假宣傳專項行動中發(fā)現(xiàn),市場上銷售的功能性家紡產品層出不窮,部分不法商家采取涉嫌虛假宣傳的手段大肆渲染具有各種“保健功能”的家紡產品,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亟需引起工商部門關注。
存在的問題:
一是夸大功能。部分商家在枕頭、床墊中加入一些磁片、放射性纖維或中藥材等,大肆渲染該產品具有中藥保健、養(yǎng)生健體、防病治病等特殊保健功效。以遠紅外線床墊為例,部分商家大張旗鼓地宣揚其銷售的遠紅外線床墊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微循環(huán),增進新陳代謝,恢復細胞活力等。但實際上,遠紅外線需在溫度40℃以上的環(huán)境下才能產生遠紅外輻射,也就是說,該產品通常情況下無法產生實質效用。
二是以次充好。部分不法商家在產品中填充、摻雜質量較差的原料,卻在成品外包裝標注百分百的純天然高級原料進行宣傳。例如,根據《蠶絲被行業(yè)標準》蠶絲含量低于50%的產品均不能稱為蠶絲被,但部分不法商家卻魚目混珠,用較為低等的柞蠶絲甚至木棉來代替蠶絲。
三是標準缺失。我國在家用紡織品方面的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目前家紡的功能性標準皆為推薦性標準,包括遠紅外線、磁場、抗菌、防螨、吸濕排汗、抗紫外線等。但是,大部分家紡生產企業(yè)在既沒有采用推薦性標準,也未說明其產品達到什么指標、使用什么方法測定的情況下,直接告知消費者其產品的優(yōu)質特殊功能達到了國家檢驗檢測標準,以騙取消費者信任。
四是真假難辨。普通消費者在日常購買行為中,很難直接掌握家紡用品的真實信息,往往只能通過產品宣傳冊及銷售人員的口中獲知相關商品信息,無法對商家的各類虛假宣傳進行有效辨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