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品網(wǎng)訊】郵票又被稱為“第二貨幣”,而紅色郵票因其特殊的歷史意義,更容易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追捧,其收藏價值更大。紅色郵票是中國共產(chǎn)黨軍旅文化的重要符號,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經(jīng)濟恢復時期的重要信息工具,承載著收藏者對革命年代的情感。據(jù)了解,“十八大”勝利閉幕后,紅色郵票收藏又迎來新一輪的高峰。
具有豐富集郵經(jīng)驗的藏友余文琦余文琦介紹,所謂紅色郵票,就是將中國共產(chǎn)黨光輝業(yè)績體現(xiàn)在郵票題材上,包括紀念建黨和新中國成立、解放戰(zhàn)爭、開國大典、抗美援朝等相關紅色題材的郵票。其實,廣義的紅色郵票收藏包含相關的信封、明信片等收藏,也可稱為“紅色郵品”的收藏。
余文琦歷經(jīng)多年的辛苦制作收藏了1框16片的專題郵品,郵品講述了毛澤東的誕生、秋收起義、長征、延安窯洞、抗日戰(zhàn)爭等史實。通過郵品,人們對這些歷史有了更好的認知。同時,該主題藏品把郵識文化與財富價值集于一體,是收藏中難得的珍品。
在余文琦的收藏中,有一套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藏品,由三枚郵票和一張蓋有宣傳戳的信封組成。宣傳戳上寫有“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zhàn)爭”等字樣,是為紀念抗美援朝勝利五十周年發(fā)行的。這套藏品是一位江蘇宜興的郵友2003年郵寄來的,其中的兩枚郵票是1952年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征戰(zhàn)二周年發(fā)行的紀念郵票。
余文琦介紹,這套郵票本來有四枚,但收藏專題作品時,講究不同郵品的搭配,講究收藏范圍的廣泛性,所以他選取了兩枚,再搭配信封和另外套別的郵票。余文琦說,郵票價格雖高,但能買到。而帶有紀念意義宣傳戳的信封雖然價格不貴,但貨源缺少,收藏難度較大。
紅色郵票收藏不僅在價值上具備升值空間,而且還反映出了生活在新中國的人們心中對紅色事件、紅色人物的敬仰之情。
以“長征”為主題的藏品中,余文琦選擇了飛奪瀘定橋、過雪山、強渡大渡河、遵義會議、毛澤東《長征》詩詞等7枚郵票作為創(chuàng)作材料。他介紹,將這些老紀特郵票匯集在一起,歷史事件一目了然,收藏價值也更大。
被起名為“巨星隕落”的主題收藏品,匯集了《毛主席萬歲》套中的一枚郵票與毛主席紀念堂發(fā)行的明信片等。余文琦介紹,其中明信片上精心搭配了郵票和郵戳,被稱為極限片,是收藏中的精品。明信片發(fā)行時間需早于郵票,這張明信片是毛主席去世后幾個月發(fā)行的,而郵票是逝世一周年發(fā)行的,其中風景戳為1999年9月9日蓋的。明信片、郵票、風景戳三者的內容達到了最大限度的吻合。當時,人們對明信片的收藏意識不高,損毀多,導致現(xiàn)在很難收藏。
在郵票收藏領域,主題越高,價值越大,在千千萬萬種郵票中,紅色主題無疑是獨一無二的。
建國初期、文革時期發(fā)行的郵品,枚枚都是歷史珍品,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而近幾年,每逢建黨、國慶等節(jié)日發(fā)行的“紅色郵票”,也被廣大收藏愛好者選作禮品相贈送,同樣別有一番享受。